走进318|318艺术网|陈湘波艺术专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ART318ART
我的收藏(0)
  • 收藏夹中还没有艺术品,赶紧选购吧!
318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318艺术家评论 > 当科技与雕塑相遇:技术是可能,艺术是选择。
当科技与雕塑相遇:技术是可能,艺术是选择。
2019-04-01  编辑:【318艺术商城】  浏览次数:25241    加收藏



讲座现场

当科技与雕塑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2019年3月30日下午3点,在关山月美术馆二楼报告厅,四方沙龙特邀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唐尧先生主讲“蓝界——当科技与雕塑相遇”。在讲座中,唐尧先生为深圳听众梳理了2018中国大同雕塑双年展科技板块的主要参展作品,并以此为线索,展开对科技艺术前沿国际同类作品的案例分析,进而探讨面对科技的指数级增长,对人类文化的所有领域已经、正在和即将带来的颠覆性影响,艺术将如何更新自己并作出应有和必须的回应:技术是可能,艺术是选择。



学术主持 孙振华先生

讲座之初,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孙振华先生作为此次讲座的学术主持,他介绍道,四方沙龙今年的年度主题是《新艺术·科学与人文的交响》,谈科学技术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此次讲座是今年四方沙龙第一讲。关注科技,关注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就是关注科技的未来。随后,他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唐尧先生,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兼学术研究部部长、中国艺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雕塑项目艺术总监;2011年获中国雕塑理论最高奖“中国雕塑史论奖”。


主讲人 唐尧先生


开篇,唐尧先生从人类未来的两则预言出发,阐述了科技发展的大背景:经历了伏羲、莱布尼兹和香农三座里程碑,上帝创世的算法已经被人类破译和运用,数字技术和信息网络、纳米、量子和太空探险、超级人工智能,基因和生物工程正在实现生命的设计、合成和再造,这些新技术将会从根本上颠覆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后人类”、“后生命”时代的大门正在被推开,一个全新的未知的生命宇宙已经从那扇门背后放射出致命的光芒,生存还是毁灭?科技艺术、生物艺术已经成为生命之战的前言阵地。



李依黛《我闻我不闻》

随后,唐尧先生从他负责策展的“2018中国大同雕塑双年展”的“科技板块”谈起,在此次展览中,中国雕塑界第一次明确提出“科技雕塑”的概念。展览集结了约40位国内在这个方向上最优秀的青年雕塑家以及他们的最新创作。唐尧先生从机械装置、动态材料、数字技术、人机交互等四个板块例举展览中青年雕塑家的相关作品,并从作品的技术和价值两个层面对科技的影响力作出的回应。例如机械装置板块中,李依黛的作品《我闻我不闻》,是一组动态的巨幅木雕,作者用废旧的木头表现敦煌壁画上的一些被忽视的边缘的小局部,而这些局部都在动,以低技术的进入,以一种魔性的、原始的、笨拙的动态,去追寻文化的根源和传统,去追寻浪漫和诗性。动态材料板块中,陈琪《光阴的故事》则是速流美学的生动案例,彭显峰《匣光》,则体现了液态和光的结合体。



彭显峰《匣光》

在数字技术上,2008年北京今日美术馆“数码雕刻展”,第一次引进“数码雕塑”的概念,也是数码雕塑和3D打印第一次登陆中国雕塑界;2017年,在西安,全国美院数字雕塑教学完成第一次集结,2018年年底,在吉林艺术学院第二次集结。十年间,数码雕塑迅速发展。艺术家们用数字艺术完成一系列雕塑作品,如索契《冬奥的脸》,依靠扫描技术,再塑个体生命的尊严;张盛《冥王与冥后的皮囊》,用数字造型与材质,3D做的古典雕塑,再让它坍塌下来,再重塑,这是传统泥塑手段无法完成的。同时还有另外一种数字艺术方式,即VR和AR,是虚拟场景和虚拟介入现实,如电影《头号玩家》中的幻世界。



张盛《冥王与冥后的皮囊》

在人机交互板块中,依靠脑电波采集和数字转化,实现大脑信息交互,也预示着未来的无限可能,思维直接控制赛博格身体,脑机借口下载上传记忆,情感、乃至灵魂。如焦兴涛的作品《奇迹》用机械装置,采集观者的脑电波并呈现出乎观者意料的投影;兰登国际的《雨屋》体现了智能动态和身体行为交互;九个不同方向的青年艺术家合作完成的作品《悬界》,将多种艺术元素组合成沉浸式的现场。


兰登国际的《雨屋》


sigma艺术小组《悬界》

唐尧先生提到,一种深度神经网络算法,DNN,模仿人类大脑的人工神经网络,已广泛用于视觉识别,字体识别、棋牌游戏、医学诊断等领域,甚至绘画和创作诗歌,如谷歌创造的机器人画家深梦,中国的人工智能的艺术家小冰。表现出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人类专家水平,一切依靠逻辑推理、经验丰富和训练有素的人类技能,最终都会被机器智能学习超越。

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工程等将改变我们人类,所谓“后人类”时代即将到来。世界正在我们的眼前变蓝。蓝界是深湛、无际、未来和诗性。艺术要用更迷人、更强大的手段,更有影响力地表达我们的选择,我们还没有做到,整个世界也还没有做到。科技艺术、生物艺术,我们第一次和全世界的青年艺术家站在共同的起跑线上。


主讲人 唐尧先生

尾声,唐尧先生总结道:“后人类”、“后生命”时代的大门正在被推开,一个全新的未知的生命宇宙已经从那扇门背后放射出致命的光芒,生存还是毁灭?科技艺术、生物艺术已经成为生命之战的前沿阵地,技术是可能,艺术是选择,我们所能做的仍然只是诗意的栖居,这一点从未被改变。


左,学术主持 孙振华先生;右,主讲人 唐尧先生


讲座结束后,深圳听众与主讲人唐尧先生和学术主持孙振华再次深入交流,关于科技、技术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此次讲座中,唐尧先生为深圳听众介绍了关于科技、信息时代背景下雕塑艺术发展的新契机与新面貌,并启迪艺术工作者的深度探索,更让人期待深圳的科技与经济优势等资源整合,共造深圳艺术的“蓝界”。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

更多艺术讯息,可点击318艺术网
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传播平台
分享到:
推荐作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