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巨献】“粤韵南风”,赏陆佳水墨跨界融合_318艺术家评论
走进318|318艺术网|陈湘波艺术专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ART318ART
我的收藏(0)
  • 收藏夹中还没有艺术品,赶紧选购吧!
318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318艺术家评论 > 【迎春巨献】“粤韵南风”,赏陆佳水墨跨界融合
【迎春巨献】“粤韵南风”,赏陆佳水墨跨界融合
2019-01-26  编辑:【318艺术商城】  浏览次数:11671    加收藏



都市迷思醉探戈,一墨相承西关梦,

解衣盘礴画罗汉,粤韵绕梁送南风。


2019年1月25日下午,由318深圳艺术研究院主办的“粤韵南风——陆佳水墨作品鉴赏”正式亮相。此次展览作为318深圳艺术研究院第二个艺术展览,呈现318艺术签约艺术家——陆佳近几年创作数幅都市题材、罗汉题材和西关题材水墨画精品,探究陆佳重型机械一般的笔墨语言在当下的发展空间、以及浓缩岭南文化缩影的西关建筑题材创作的历史意义。





陆佳,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广州市西关的一个艺术世家,其父是当时活跃的画家,陆佳自幼秉承家学,这让他很早有机会接触到岭南画派的大家们,并在前辈的关注和教育下成长。还在幼年时,陆佳便得到关山月、黎雄才等老先生的耳提面授,又随廖冰兄先生学漫画、之后在陈衍宁、伍啟中老师的教导下学习油画,跟卢延光老师学连环画,1994年师从林墉老师在暨南大学研读人物画创作。八十年代初,陆佳来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经济特区参与创办《深圳青年报》,成为该报的美术编辑,继而定居深圳发展。1987年再被市政府指派参与创办深圳画院,并成为画院专职画家到现在。





从报社美术编辑,到画院专职画家,陆佳在艺术之路的求索中,逐渐找到了他自己的水墨语言,他将他对哈雷重型摩托车的钟情与痴迷幻化成重金属机械一般的笔墨,这也使得陆佳的水墨作品浸透着强劲机械节奏和抑扬顿挫韵律的音乐形态,叙述着他对现代都市空间的印象,他对儿时广州旧西关的怀思,以及自画像——罗汉的自在洒脱。



【座 谈 会】


座谈会现场


开幕式结束后,在展览座谈会上,策展人梁锦坚先生,学术主持柳梦洁女士,和陆佳先生以及深圳地区纸质媒体的资深记者,就此次展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深圳画院专职画家 陆佳先生

陆佳先生娓娓道来他的艺术之路的发展历程,他生长在西关,儿时时常跟随岭南前辈学习,后来还跟随廖冰兄先生学漫画、之后在陈衍宁、伍啟中老师的教导下学习油画,跟卢延光老师学连环画,1994年师从林墉老师在暨南大学研读人物画创作。从参与《深圳青年报》的创刊并成为美术编辑,到参与创办深圳画院并成为专职画家,在深圳画院,他的艺术之路有了新的变化。随后,他谈到,作为一个时常跨界的艺术爱好者,他十分着迷粤曲,也欣赏古典音乐、痴迷摇滚音乐,对并哈雷摩托都十分着迷,这一切,转换成他多样的生活,也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来源。他时常骑着摩托车穿梭在都市,思考都市空间。而近些年对儿时老西关的怀念之情越来越浓,儿时画面常浮现脑海,因而近几年创作了系列西关题材的作品。而罗汉的题材的创作灵感,则是受林墉影响,罗汉形象和陆佳自身形象的重叠。他并不是佛教徒,也不要出家和避世,而是在闹市中依旧保持心灵的空间。



本次画展学术主持 柳梦洁女士

柳梦洁女士介绍了展览的主办方——318深圳艺术研究院以梳理深圳本土艺术家为主要内容,助推深圳艺术繁荣。随后,她谈到了陆佳的学艺之路,陆佳出生于广州西关世家,自幼秉承家学。陆佳创作有其独特的笔墨语言——他将他对哈雷重型摩托车的钟情与痴迷幻化成重金属机械一般的笔墨,并系统介绍到本次展出作品的三个系列的作品:都市系列,西关系列以及罗汉自画像系列作品。




本次画展策展人、三一八艺术文化总经理 梁锦坚先生

梁锦坚先生分享了此次展览“粤韵南风”名称的来源,陆佳出生于广州老西关,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粤人”,而“韵”则能体现艺术的魅力与内涵。“南风”则源于陆佳的作品名称。今日的展览,呈现的就是现代广州都市与旧时广州西关的对话,还有禅意超然的罗汉题材在中间,希望在现代与传统中领略一些禅的味道和境界。



深圳特区报 尹春芳女士

尹春芳女士谈到,她跟陆佳相识数年,认为陆佳是一个“好玩”的人,而且非常的勤奋,从插画到油画再到水墨,一个帅气的哈雷战士,一个重金属音乐的画家,陆佳有着“多面”的一生,这都是陆佳从艺以来的艺术积累。



雅昌艺术网 梁侨女士

梁侨女士提问到:在传统环境老广州的环境,和西方贵族式的状态是否兼容?陆佳回应到,西关的广州十三行是开放的商埠,而他则是生长在东方土壤里的西方人。岭南画派也是中西文化的兼容,而他的水墨作品则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西方的观念和东方的水墨的跨界。正如《羊城晚报》曾报道的“一手伸向东方,一手伸向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