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序】2010年,Artprice汇编的成千上万的结果表明,一个艺术市场所有参与者都无法忽视的后起之秀全面颠覆了艺术界:中国,其年度拍卖总额史上首次超过了超级大国美国。其后连续四年,中国在美国面前依然保持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因为它在2013年的拍卖总额依然位居第一。
中国大陆艺术品市场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整合传统艺术的优秀资源,吸收当代艺术的最新成果,向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转型,保持和增强了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引导力,在整个文化产业的比重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根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的数据,2011年中国大陆文化产业中主要行业的市场规模总计为6778.47亿元,其中艺术品市场2108亿元,是两个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的行业门类之一,在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数字出版、电影、动漫、网络音乐、网络游戏、演艺、艺术品9大类的文化产业中名列前茅。2012年中国大陆艺术品市场规模为1784亿元,继续在文化产业中占据较大的比重。
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艺术品市场的经营主体一直以画廊业、艺术品拍卖业为主。近年来画廊行业专业化程度提高,政策扶持及地区性行业协会的建立并逐步发挥作用,对行业发展给予有力的支持。画廊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保持了很好的活跃度,2012年画廊总数达到3106家,市场交易量超过40000笔。艺术品博览会市场发展也进一步呈现出了区域化的特征,诸如“艺术北京”、“艺术深圳”、“艺术长沙”、“成都双年展”、“贵州双年展”。艺术品电商的异军突起,画廊业、艺术品经纪和艺术品博览会交易的活跃,体现了中国大陆艺术品一级市场的健康发展态势,而2013年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整体回暖,既体现了大陆市场结构性调整的初见成效,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品市场已经向行业资源优化配置和规范化发展的持续迈进。
随着中国大陆艺术品市场的深入发展,艺术品市场的产业外延效应进一步放大。艺术品画廊、拍卖、艺术博览会的经营活动也带动了艺术品储藏、艺术品保税区、艺术品运输、艺术品物流、艺术品展会服务、艺术品印刷包装、艺术品保险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协同发展,艺术品市场的综合带动效应日趋明显。近年来艺术品金融化的进展也在中国大陆艺术品市场中有所反映。目前中国大陆艺术品投资基金的融资渠道仍以艺术品信托为主,发行方式开始趋于“私募化”。以2012年为例,共有 12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了34款艺术品信托产品,发行规模达 33亿元,而文化产权交易所在经历清理整顿之后,通过联席会议验收的16个省市的文化产权交易所也进入重新定位和转型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318艺术家 戴平均 油画人物作品 《脚步声》
318观看中国港台艺术市场,其发展相对较早。其中香港在亚洲艺术市场中占有独特地位。从地缘上来看,香港地处东亚与东南亚的联络点,同时香港也是中国大陆与台湾、海外的交通地点,有所谓“十字路口”的声誉。事实上,香港利用自己优越的地理位置,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尤其自70年代以来很好地抓住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逐步从外贸加工、交通港口的地位提升为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的地位。除了交通便利、物流发达、经济繁荣、金融创新等有利条件之外,香港地区高素质的人才储备、简便的税收政策和优越的服务体系,也为香港地区艺术品市场的持续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香港还依赖自由商港的明显优势,全然没有对古董交易及资金流量的限制,同样也没有文物艺术品进出口的关税,与中国大陆法规条文的繁缛制约相比,更突显出得天独厚的“软件”效应。而从香港艺术品市场的内部结构来看,活跃的民间收藏群体如“敏求精舍”等,“标杆式”的国际大拍卖集团如“佳士得”、“苏富比”,“国际性”的艺术展会平台如“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彼此相辅相成,共同搭建起健康而多样的香港艺术品市场。
而台湾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了40多年的景气繁荣,台湾地区艺术品市场同步发展,进而推动了艺术创作和社会美育。台湾地区的艺术品市场,其特点是画廊业是艺术品市场的主体,市场成熟度较高。台湾画廊业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与台湾经济增长可谓齐头并进。早期的画廊经营者,多为艺术界精英,不定期筹办以油画、水墨、水彩为主的小型展览,销售收入并非唯一的经济具体到来源,大多兼营副业或者有其它的收入渠道。据《艺术家》杂志统计数据,1971-1979年全台仅有6家画廊,1980-1985年发展到了18家,1986-1989年为25家,而1991年全年新增画廊数量就有26家,1992年全台画廊总数则达到了119家。80年代,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行相继进入台湾,举办预展和拍卖活动,而台湾本土拍卖公司也相继成立,“标竿”、“景熏楼”、“传家”、“古道”、“庆宜”为其代表,共同建构起了统称为“二级市场”的艺术品拍卖市场。
进入21世纪,台湾地区的艺术品市场以买家力量强劲、经营者资金充沛和艺术品收藏家队伍稳定发展在亚洲区形成特色。虽然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台湾地区艺术品市场同样起起伏伏,但是作为亚洲区发展较快的艺术市场交易体,台湾地区仍然吸引着区域内的艺术品经营机构,也引起了国际艺术品经营商的兴趣,近期台湾画廊博览会的火爆以及日本当代艺术品大量输出台湾,就是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