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318|318艺术网|陈湘波艺术专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ART318ART
我的收藏(0)
  • 收藏夹中还没有艺术品,赶紧选购吧!
318
当前位置: 首页 > 鉴赏与投资 > 艺术投资 > 企业家为何热衷于艺术品收藏(2)
企业家为何热衷于艺术品收藏(2)
2013-10-22  编辑:王桂芳  浏览次数:20647    加收藏


318小编在前一篇文章《企业家为何热衷于艺术品收藏(1)》中已略为大家分析了企业家为何热衷于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问题,今天,318小编将继续为大家解说企业家收藏热中的艺术与投资,敬请欣赏。


艺术VS投资


拥有艺术品收藏家名片的企业家们,有的是为了排解工作压力培养业余爱好,有的则是跟风时尚投资,也有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对收藏另有所图。此外,有些企业家则是纯粹为了一种个人理想,他们对于收藏的执着和藏品各具特色。


这些不断活跃在收藏市场的企业家,每年动辄投入数亿元,多则十余亿元,这在国际市场实属罕见。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甚至撰文称:“新卖家是中国高端艺术品市场未来的希望。”这让很多之前活跃在市场中的老藏家感慨不已。“像我们这样的收藏爱好者,已经快被边缘化了。”有15年收藏经验的王刚对这股收藏热有切身的体会,他认为现在藏家的爱好、修养早已退居二线,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资本。近两年的春拍中,王刚在拍卖会上明显感到有很多陌生的面孔,以及更多藏在电话委托席后面的主角。2008年在拍卖场上冲锋在前的人已经开始退居二线了。


尽管这种热潮让王刚与很多心爱的艺术品失之交臂,但他认为总体来说这是一件好事。王刚认为,整体来看目前的收藏市场肯定有泡沫,但是具体到每一件艺术品,尤其是高价成交的艺术品,其实并没有多少泡沫。


中国有句俗语:乱世囤粮,盛世收藏。所以有专家评议,企业家的收藏热,更深的背景来自于中国经济发展。投资艺术品,对企业家们来说,有点鱼与熊掌兼得的意思。它既是保值的,又可以拿来赚钱。企业进行艺术品投资,正成为一种资本运作的新方式。今典集团总裁张宝全曾说:“我不是艺术赞助人,我的最终目的是做艺术产业。”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家投身收藏这个现象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惯性的原因,社会发展的快,人均收入比例增高,有钱人不断攀升,这就会使得有许多的企业家愿意把收藏艺术作为一种展现企业实力的体现;其次就是投资性,企业家们会认为投资艺术品市场是他们资产配置的一种方式,也是财富的积累,因此,很自然会吸引企业家到艺术品拍卖会来进行消费、投资。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以及财富阶层的体现,他们有了硬件东西以外还要做收藏,算是一种另外方式的投资。


甘学军说,中国企业家在艺术品市场上开始“砸钱”,体现在一些价格上亿的艺术品方面,从现在市场发展趋势来看,也算比较值得了,这种所谓“砸钱”的行为能使市场投资性显得更强,加重了投资的比例,投资逐渐流向艺术品市场,价格攀升也成为了一种自然现象。这只能说在资金流通的加大之下,艺术品市场也仅仅是分了一杯羹,“砸钱”不是片面的,里面存在着好多偶然的,宏观和客观的因素在内,甚至是多重压力的炒作,每个竞拍者的情况不同,并不是说就不合理,这种现象也存在着优势,比如可以让艺术品市场社会化。这种现象无法避免,在国际市场也是如此的,我认为这是一种财富积累的体现。


不过,来自收藏界业内的说法称,尽管很多企业家表现出对于艺术品收藏的热衷和兴趣,但是在这种热情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不少企业家的“醉翁之意”。被称为“富人游戏”的拍卖会,之所以吸引很多企业家,是因为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需要买这些藏品,这种需要不是为了文化投资,也不是为个人爱好,更不是关乎理想,他们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避税。


据业内人士介绍,作为拍卖会上的常客,民企老板真正懂收藏的不到10%。而近年来很多上规模的私营企业都热衷于投资收藏品,如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古玩等。其中一个最大的“玄机”就在于,他们把收藏品归为企业的固定资产,这样一来,藏品就扮演了“经营设施”的角色,年年都要折旧。于是,民企老板就每年提取折旧列入成本。几年下来,该“固定资产”最终在账面上就转换成“零资产”,可以不缴一分钱税。况且,有些收藏品的价值是随着时间增长的,几年后,作品价格早已翻了好几倍。


318,318艺术,李可染,国画,《韶山 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

李可染  1974年作  韶山 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  RMB 124,200,000  中国嘉德  2012年5月



“这些民营企业家以企业名义竞拍这些艺术品后,不是用来装点企业门面,就是办个企业展览馆,所有的开销都算在企业的账目上,摊入企业经营成本。”一位业内人士说。据他介绍,拍卖行也给这些民企提供了“便利”:如果某企业家想要竞拍艺术品,只要在拍卖公司登记公司名字以及缴纳为数不多的保证金就可以参与了。一旦竞拍成功,拍卖公司会出具一张“发票”。企业家将艺术品拿回去后,只要5年内不折现,就可以当成固定资产“填充”企业利润。


除了避税,企业家收藏者的“醉翁之意”还在于他们看到了藏品的“升值空间”。因为买书画拍卖品不仅可以少缴税或不缴税,而且显然几年之后,藏品还有巨大的升值空间。作为一种包赚不赔的投资,收藏已经成为企业家何乐而不为的投资,他们当中很多人把经营企业的经济头脑,运用到艺术品投资中,艺术品成为了另外的生财之道。


浙江某民营企业家沈先生的一个投资案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1998年,沈先生在一次拍卖会上拍得一幅明朝宣德皇帝的楷书作品,成交价格是25万元。当时,他把这25万元计入了企业成本,充作“固定资产”。在之后的5年中,这一“固定资产”逐年折旧2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计入成本扣除,到2003年已经折旧完毕,属于零资产,可以随意支配。而且,这幅作品现在的价格已涨至250万元以上。


可以为沈先生算一笔很简单的账:假设他的企业销售额是几千万,适应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那么他买书画用的25万元本来就是来自企业的利润,计入经营成本后等于省下了8.25万元的企业所得税,那幅书画的实际购入价就仅为16.75万元。如果不考虑资金投资、货币贬值等各种因素,这幅书画让沈先生足足赚了233.25万元。


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企业家收藏者的一个新思路。在国外,艺术品收藏被视作非常重要的投资方式。据统计,金融证券的年平均投资回报率为15%,房地产为21%,而收藏艺术品的年平均投资回报率则是26%。艺术品已经被誉为继房地产和股票之后的第三大投资领域。


这也恰恰是大众所担忧的。大部分人认为企业家收藏是一种投机,这些投资的企业家收藏者炒高了价格。一位网友说:“人有自己的爱好,无可非议。但在这个领域,这种做法,失去了艺术品的真正价值,导致艺术或收藏走向畸形。”另一位网友认为:“艺术品的价值在于欣赏,让人们通过欣赏提高审美水平,从中获得艺术享受。艺术品太高的价格只会令那些商人获利,对提高公众的艺术鉴赏力毫无益处。没有了炒作追捧者,也就没有了高价格的基础。”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

分享到:
推荐作品
返回顶部